索引号: | 003101093/202006-00041 | 信息分类: | 部门和专家解读 |
---|---|---|---|
内容分类: | 公民,其他,综合政务,其它 | 发布机构: | 铜官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0-06-12 | 文号: | |
关键词: | 名称: | 部门解读:《铜官区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2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 |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务实推进民生工程,扎实做好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意义重大。我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人为本、促进均等”的基本原则,听取民意,组织开展公开征集活动,回应关切,合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认真梳理了重大民生政策,仔细对接相关重点规划,待市完成任务分解后,经区委区政府研究确定,印发《铜官区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2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区政〔2020〕18号),对于项目调整变化情况进行说明,就做好全年实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二、起草过程
(一)公开征集项目。2019年9月份,在铜官区民生工程网和门户网站发布2020年项目征集启事。9月下旬,在新城办,学苑社区,友好社区,朝阳社区群众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4个问卷调查点,发放了700份调查问卷,听取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
(二)申报候选项目。10月下旬,根据征集意见汇总情况,由区直部门对群众意见和建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区财政承受能力,认真分析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积极向市直部门申报候选项目。
(三)组织项目实施。次年4月份至5月份,市政府印发实施民生工程的通知,由区委区政府研究讨论后实施。
三、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总体思路,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主要内容
《通知》提出,2020年新增5项,完善内容实施3项,调整和退出5项,继续实施15项,共实施23项民生工程。
(一)新增5项民生工程。包括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出生缺陷防治、美丽乡村建设、智慧健康建设、食品安全工程(市级项目)等5项。
(二)完善内容实施3项民生工程。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文化惠民工程等3项。
(三)调整和退出5项民生工程。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单独立项,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统筹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不再单列。“智医助理”已纳入智慧健康建设统筹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健全机制,转为部门日常工作,智慧医疗不再单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宁救助、社区管理服务提升工程和创业就业人员购(租)房补贴3项市级民生工程转为部门重点工作推进。
(四)继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贫困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就业创业促进、技能培训提升、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妇幼健康水平提升和职业病防治、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环境生态补偿、棚户区改造、民生保险(含困难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市级项目)、妇幼疾病筛查工程(市级项目)等15项民生工程。
五、创新举措
创新思维,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宣传民生工程项目政策,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民生工程实施,不断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满意度,为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确保2020年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我区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下:
(一)聚焦短板领域。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聚焦困难人员救助、美丽乡村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就业创业促进、智慧健康建设等项目,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重点群体就业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短板。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作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重点保障改善民生领域的投入,兜牢“三保”底线,确保民生工程资金足额安排到位,不留缺口。
(三)精准高效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项目化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在工程类项目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建设监理、竣工验收等方面加强过程管控,在补助类项目审查把关、评审认定、补助发放、报销补偿等环节精准组织实施,积极提升实施质量,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四)严格绩效考评。强化全面绩效管理,严格对标实施,将绩效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注重项目规范实施,夯实基础性工作,着力提升工作质量。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见效。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巡视监督、审计检查、财政监督及社会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五)巩固建后管养。进一步完善落实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职责,确保项目管护责任、管护人员和管护资金落实到位。统筹考虑政府事权、产权归属、项目特点、经费来源、受益群体等因素,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合理确定管养主体,分类明确管养模式,保障落实管养经费,全面提升管养水平和质量。
(六)压实各级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将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区财政局(民生办)要积极发挥牵头抓总职责,各项目区直主管单位履行主管职责,镇办社区履行主体职责,对照目标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作风建设和跟踪问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民心工程。